在铁路货运领域,人工成本一直是运营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孚为智能研发的铁路货运车号智能识别系统,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,正在为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,有望帮助铁路货运企业降低高达30%的人工成本。
传统人工抄号模式的成本痛点
长期以来,铁路货运站、编组站和专用线依赖人工抄录车号、箱号及相关标记信息。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大量人力,还存在三大成本问题:一是人工抄号效率低下,一个大型编组站往往需要配备数十名抄号员;二是人工记录错误率高,后续纠错成本居高不下;三是无法实时获取数据,影响车辆周转效率,间接增加运营成本。
智能识别系统的降本路径
孚为智能的车号识别系统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人工成本的大幅降低:
1. 完全替代人工抄号:系统识别准确率达99%以上,1.2秒即可完成一辆车的全信息识别,相当于20名抄号员的工作量,直接减少90%的抄号岗位需求。
2. 消除纠错成本:传统模式下,人工抄号错误导致的后续处理成本约占人工总成本的15%,智能识别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。
3. 提升周转效率:通过实时准确的停留时间统计,系统帮助压缩车辆和集装箱占用时间,减少场地和资源占用成本,这部分间接节约可达人工总成本的10%。
实际应用中的成本效益
在某大型编组站的实测数据显示,引入孚为智能系统后:
- 抄号岗位从32人减少至3人(系统维护人员),人力成本下降91%;
- 因信息错误导致的运营损失减少80%;
- 车辆平均周转时间缩短18%,相当于释放了相当于5个标准编组线的运力。
综合计算,该系统为该编组站节省了约34%的年度人工相关成本,投资回报周期不足8个月。
未来成本优化空间
随着孚为智能系统持续深度学习,识别率还将不断提升。同时,系统积累的海量数据将为优化铁路货运组织提供决策支持,进一步挖掘成本优化潜力。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,智能车号识别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,更是铁路货运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成本利器。